鄭州西區(qū)中醫(yī)院(河南省中醫(yī)院西區(qū)醫(yī)院)歡迎您!
        鄭州西區(qū)中醫(yī)院(河南省中醫(yī)院西區(qū)醫(yī)院)
        7*24小時服務熱線:
        0371-86185222
        中醫(yī)養(yǎng)生

        頭痛

        2022-11-01 17:49 1021 瀏覽
        頭痛
            【概述】
           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自覺癥狀,可單獨出現(xiàn),也可出現(xiàn)于多種急慢性疾病之中,如高血壓病、腦血管意外、腦腫瘤、血管神經性頭痛等。本篇所指頭痛屬內科雜病范圍,以頭痛為主要癥狀者。

            【病因病理】
            頭痛的病因可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。外感頭痛多因感受風、寒、濕、熱等外邪,而以風邪為主;內傷頭痛與肝、脾、腎三臟有關。此外,外傷跌仆,久病人絡,氣滯血瘀,脈絡瘀阻,亦可導致頭痛。
            病理變化為六淫之邪外襲,上犯巔頂,邪氣稽留,阻遏清陽,氣血不暢,阻遏絡道而致頭痛。因于肝者,一因情志所傷,肝失疏泄,郁而化火,上擾清空,而為頭痛;一因火盛傷陰,肝失濡養(yǎng),或腎水不足,水不涵木,導致肝腎陰虧,肝陽上亢,上擾清空而致頭痛。因于腎者,多由稟賦不足,腎精久虧,腦髓空虛而致頭痛;亦可陰損及陽,腎陽衰微,清陽不展,而為頭痛。因于牌者,多系饑飽勞倦,或病后產后體虛,脾胃虛弱,生化不足,或失血之后,營血虧虛,不能上榮于腦髓脈絡,而致頭痛;或飲食不節(jié),嗜食肥甘,牌失健運,痰濕內生,上蒙清空,阻遏清陽而致頭痛。至于外傷跌仆,久病人絡,氣滯血瘀,脈絡瘀阻,不通則痛,每易致頭痛。

            【診斷要點】
            1.可有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病史。
            2.頭痛可發(fā)于顳部或頭頂,也可無固定部位。
            3.頭痛發(fā)作時可為刺痛、鈍痛、脹痛。
            4.體檢一般無陽性體征發(fā)現(xiàn)。

            【辯證分型】
            1.風寒頭痛癥狀:頭痛時作,痛連項背,遇風尤劇,惡風畏寒,口不渴。舌苔薄白,脈浮。
            證候分析:頭為諸陽之會,風寒外襲,循太陽經上犯巔頂,清陽之氣被遏,故頭痛乃作;太陽經主一身之表,其經脈上性巔頂,循項背,故其痛連及項背;
            風寒束于肌表,衛(wèi)陽被遏,不得宣達,故惡風畏寒;無熱則口不渴;苔薄白,脈浮均為風寒在表之征。
            2.風熱頭痛癥狀:頭痛而脹,甚則頭痛如裂,發(fā)熱或惡風,面紅目赤,口渴欲飲,便秘渡黃。舌紅苔黃,脈浮數(shù)。
            證候分析:熱為陽邪,其性炎上,風熱中于陽絡,上擾清竅,故頭痛而脹,甚則頭痛如裂;面紅目赤,亦為熱邪上炎之征;風熱之邪犯衛(wèi),故發(fā)熱惡風;
            熱盛耗津,則口渴欲飲,便秘溲赤;舌紅苔黃,脈浮數(shù)均為風熱邪盛之象。
            3.風濕頭痛癥狀:頭痛如裹,肢體困重,納呆胸悶,小便不利,大便或塘。苔白膩,脈儒。
            證候分析:風濕外邪,上犯巔頂,清空為邪阻遏,故頭痛如裹;脾司運化而主四肢,濕濁中阻,脾陽為濕所困,故見肢體困重,納呆胸悶;濕邪內蘊,不能分清泌濁,故小便不利,大便或溏;苔白膩,脈濡均為濕濁中阻之象。
            以上三型為外感頭痛。
            4.肝陽頭痛癥狀:頭痛而眩,心煩易怒,夜眠不寧,或兼脅痛,面紅口苦。舌苔薄黃,脈弦有力。
            證候分析:諸風掉眩,皆屬于肝,肝失條達,肝陽偏亢,循經上擾清竅,故頭痛而眩;肝火偏亢,擾亂心神,則心煩易怒,夜眠不寧;肝膽氣郁化火,肝陽上亢,故脅痛,口苦面紅;苔薄黃,脈弦有力均為肝陽亢盛之象。
            5.腎虛頭痛癥狀:頭痛且空,每兼眩暈,腰痛酸軟,神疲乏力,遺精帶下,耳鳴少寐。舌紅少苔,脈細。
            證候分析:腦為髓海,其主在腎,腎虛髓不上榮,腦??仗?,故頭腦空痛,眩暈耳鳴;腰為腎之府,腎虛精關不固而遺精,女子則帶脈不束而帶下;少寐,舌紅少苔,脈細是腎陰不足,心腎不交之象。
            6.血虛頭痛癥狀:頭痛而暈,心悸不寧,神疲乏力,面色?s白。舌質淡,苔薄白,脈細弱。
            證候分析:血分不足,虛火上逆,故頭痛而暈;
            血不足則心神失養(yǎng),故心悸易慌:血虛易導致氣虛,氣虛則神疲乏力;面統(tǒng),舌淡,脈細弱均為血虛之象。
            7.痰濁頭痛癥狀;頭痛昏蒙,胸脘滿悶,嘔惡痰涎。苔白膩,脈滑或弦滑。
            證候分析:牌失健運,痰濁中阻,上蒙清竅,清陽不展,故頭痛昏蒙;痰阻胸膈,故胸脘滿悶;痰濁上這,則嘔惡痰涎;苔白膩,脈滑或弦滑均為痰濕內停之征。
            8.瘀血頭痛癥狀:頭痛經久不愈,痛處固定不移,痛如錐刺,或有頭部外傷史。舌質紫,苔薄白,脈細或細澀。
            證候分析:久病人絡,或頭部外傷,瘀血內停,脈絡不暢,故頭痛經久不愈,痛有定處,且如錐刺;舌紫,脈細澀乃瘀血內阻之征。
            以上五型為內傷頭痛。

            【分型治療】
            1.風寒頭痛治則:疏散風寒。
            方藥:芎茶調散加減。
            川芎9克荊芥9克防風9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細辛6克薄荷6克甘草6克隨癥加減:寒邪侵犯厥陰經,引起巔頂頭痛、干嘔者,加吳茱萸9克、半夏9克,以溫散降逆。
            2.風熱頭痛治則:疏風清熱。
            方藥:芎芷石膏湯加減。
            川芎9克白芷12克菊花9克生石膏30克黃芩15克薄荷6克山桅9克隨癥加減:熱甚傷津,癥見舌紅少津,口干渴者,加知母12克、石料15克、天花粉15克,以生津止渴;大便秘結,口鼻生瘡,腑氣不通者,加黃連3克、大黃9克(后下),以苦寒降火,通腑泄熱。
            3.風濕頭痛治則:祛風勝濕。
            方藥:羌活勝濕湯加減。
            羌活  9克獨活  9克川芎9克防風  9克蔓荊子  12克??本  12克甘草  6克隨癥加減:濕濁中阻,癥見胸悶納呆,便溏者,加蒼術12克、厚樸9克、陳皮9克、積殼12克,以燥濕寬中;惡心嘔吐者,可加半夏9克、生姜5片,以降逆止嘔。
            4.肝陽頭痛治則:平肝潛陽。
            方藥:天麻鉤藤飲加減。
            天麻12克鉤藤15克石決明30克黃芩15克山梔9克牛膝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12克夜交藤30克茯神15克牡蠣30克龍骨30克隨癥加減:肝腎陰虛,癥見頭痛朝輕暮重,或遇勞加劇,脈弦細,舌紅者,可酌加生地12克、何首烏15克、女貞子12克、枸杞子12克、旱蓮草12克,以滋養(yǎng)肝腎;頭痛甚劇、脅痛、口苦面紅、便秘、溲赤、苔黃、脈弦數(shù),肝火偏旺者,可加龍膽草9克、夏枯草12克、郁金12克,以清泄肝火。
            5.腎虛頭痛治則:養(yǎng)陰補肝。
            方藥:大補元煎加減。
            人參9克淮山藥15克熟地12克杜仲12克枸杞子12克當歸12克山茱萸9克炙甘草6克隨癥加減:頭痛畏寒,面白、四肢不溫,舌淡,脈沉細者,可加用附子9克(先煎)、肉桂6克,以溫補腎陽;若兼有外感寒邪,侵犯少陰經脈者,可加麻黃6克、細辛6克、附子9克,以溫經散寒。
            6.血虛頭痛治則:養(yǎng)血調血。
            方藥:加味四物湯加減。
            生地12克白芍15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菊花9克蔓荊子12克黃芩12克甘草6克隨癥加減:血虛導致氣虛,癥見神疲乏力,遇勞加劇,汗出氣短,畏風怕冷者,可加黃芪15克、黨參12克、細辛6克,以益氣養(yǎng)血,散寒止痛;肝血不足,肝陰虧摜,血虛陰虛并見,出現(xiàn)耳鳴、虛煩、少寐、頭暈明顯者,則加何首烏15克、拘相子12克、黃精12克、酸棗仁12克,以補肝益腎。
            7.痰濁頭痛治則:化痰降濁。
            方藥: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。
            半夏9克白術15克天麻12克陳皮9克茯苓15克厚樸6克白蒺藜15克蔓荊子12克甘草6克大棗7枝生姜3片隨癥加減:痰濁郁而化熱,癥見日苦、大便不暢、苔黃膩、脈滑數(shù)者,可去白術,加黃芩12克、竹茹9克、枳實9克,以行氣清熱燥濕。
            8.瘀血頭痛治則:活血化瘀。
            方藥:通竅活血湯加減。
            桃仁9克紅花9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麝香3克生姜3片蔥白2根菖蒲12克郁金12克細辛6克白芷9克隨癥加減:頭痛甚者,可加蟲類搜逐之品,如全蝎3克、蜈蚣2條、地鱉蟲9克等;氣血不足者,可加黃芪、當歸,益氣養(yǎng)血;頭痛緩解,但有頭暈、健忘、不寐多夢者,上方去麝香,加何首烏15克、枸杞子12克、熟地12克、酸棗仁12克等,益腎養(yǎng)心。

            【中成藥】
            1.川芎茶調丸  每次10粒,每日3次,吞服。
            2.全天麻膠囊  每次2粒,每日3次,吞服。
            3.杞菊地黃丸  每次4粒,每日3次,吞服。

            【簡便方】
            1.山羊角粉15~30克(先煎)、白菊花12克、川芎6克,水煎服。治肝陽上擾引起的頭痛。

            2.制川、草烏各6克,白芷、僵蠶各6克,生甘草9克,共研細末,分成6包,每日1包,分3次用綠茶送服。適用于頑固性風寒頭痛。

            【其它療法】
            針灸療法:前頭痛,取印堂、攢竹、合谷、內庭穴;側頭痛取太陽、角孫、懸顱、外關、足臨泣穴;后頭痛取天柱、風池、后溪、申脈穴;頭頂痛取百會、上星、太沖、內關穴。針刺,平補平瀉,留針20分鐘。
            敷貼法:蓖麻子與乳香、食鹽共搗壩G太陽穴,可治氣郁頭痛。
            食療法:菊花魚湯:杭白菊10克、鮮河魚1條(250克),加入酒、姜、蔥等調料后一起煮湯食用。適用于肝陽頭痛。
            梳頭法:木梳每天梳頭2~3次,每次10分鐘,先慢、輕,逐漸加快、加力,10天為工個療程。

            【注意事項】
            1.頭痛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,原因多端,應盡早明確病因,及時對癥治療。
            2.注意保持情緒安定,避免過度興奮與疲勞。
            3.飲食宜清淡,忌食辛辣油膩肥甘食物。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相關內容
        分享按鈕 黄片视频在线免费看无码,少妇人妻无码视专区,一级无码奶水在线观看,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每日更新